张译:山就在那儿,这一次演员也是攀登者

来源:网络人气:499更新:2024-08-04 08:56:49

接下曲松林这个角色前,张译从未到过西藏,遑论珠峰。69岁的夏伯渝踩着一双假肢登上世界之巅的消息,他是在跑步机上看见的。彼时,演员内心无比震撼,但仅此而已,以致于接到电影《攀登者》邀约时,他一度想打退堂鼓。

“不是人物的职业特性困扰了我,而是他的性格状态。”电影上映前,张译接受本报专访,对话始终,“演员”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,时时刻刻,他都陷在这层身份里。“对演员来说,要诠释某种职业并非特别难,反倒是疏离感太强的性格是道难题。”看完剧本,他将自己与角色间做了次换算,“曲松林的心态是我陌生的,强硬,带着执念,类似《爆裂鼓手》里魔鬼导师的性格,于我,有些遥远。”

一位演员想要“拼了”,观众之幸。

“那座山像父亲一样凝视着我们”

张译说,那样把残酷当作温柔的语气,带给他的触动绝不亚于照片本身。可演员本人也许没意识到,他在描述那张照片时的措辞,同样不寻常,“黑白相片,不过能看见阳光从窗户透进来,老人正特别慈祥地躺在沙发上休息,是内心富足的人才拥有的神情”。

“每次收工,都是我特别不快乐的时候”

圈里人都说,“张译是戏痴”。他说:“我确实爱这行。从真正干上这一行,我就没打算改行。而且,自始至终的目标都是做个好演员。当然遗憾的是,到今天为止,我还觉得自己离好演员的标准差一截。所以总觉得不满足……”

这不满足落在观众眼底,成就一个个各出所长的角色。“班长史今”被大家夸赞演得好,可也有人猜那是当过兵的张译本色出演。《我的团长我的团》里,孟烦了与史今南辕北辙,但依旧有人说那可能是张译的另一种本色。“觉得自己还不够,那就一路挑不一样的角色。忽然有一天,找到了一种快乐——不停变化角色——那是我做演员的目的。”

比如《亲爱的》里,黄渤最后找到了孩子,张译的角色没有。他在酒桌上深深看了眼那个失而复得的孩子,最后路过,俯身亲了口别人的孩子。这一口,淡如留白,却捕捉到了人物最浓墨重彩的遗憾。因为这部影片,有了后来《山河故人》里的煤老板,再之后,《追凶者也》的“五星杀手”,《鸡毛飞上天》的陈江河……一个个精妙繁复的角色被观众记住,“教科书级别”成了对他演技的公众褒奖。

《攀登者》里的经典片段之一,曲松林过不了心上“摄影机和生命孰轻孰重”这个坎儿,方吾洲久别重逢的拥抱,他躲了。一杯敬天上的老队长,是故人之思;一杯敬眼前人,却是“我恨你”。拍那场戏时,张译和吴京要求剧组上真酒,“上头”,所有的不甘不忿不悔,情绪到了,才有了眼眶带泪,才有了那狠狠拥抱泯恩仇。

Copyright © 2022-2028